爱哭的孩子最要强?——负面情绪的积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8-10 09:21:48 人气:453
爱哭的孩子最要强?——负面情绪的积极意义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Negative Emotions 焦虑、愤怒、抑郁、悲伤、内疚、恐惧和其他“负面情绪”经常被人们视为是导致生活压力与心理问题的元 凶,需要得到及时避免,处理或忽视,但事实上,这些常见的“负面情绪”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着积极的意义。了 解该理论,可以帮助家长学会发掘孩子“负面情绪”中的积极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抗压力和适应能力。
孩子在面对困难,重大或时间紧迫的问题时,就容易感到焦虑。例如:面临期末考试、临近 上交作业的日期等。焦虑虽然会令其感到烦躁和不安,但却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开发 临时创造力。
家长也可以利用孩子焦虑的情绪,引导其掌握临危不乱的技巧,并且教育孩子 要学会管理时间,尽可能提前完成手头上的任务,保持一个游刃有余的好习惯。 孩子在对于现状感到极端不满意时,就容易产生愤怒情绪,比如, 在学校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或被人欺骗、辱骂等。
愤怒虽会降低理性 的判断能力,但却可以带来改变当下情境,突破当前困扰和障碍的 动力与力量。在观察到孩子愤怒情绪时,家长应给予孩子及时的安慰, 帮助其寻找愤怒的缘由,并且利用愤怒所带来的动力,引导孩子奋 发图强,采用理性的方式进行反击或进行自我保护。
当孩子受到打击或者负 面刺激,比如,考试失 利或成绩总是无法提高 时,就容易产生抑郁 情绪。抑郁虽然会使其 疲惫,迷茫,精神萎靡,但却是一种 帮助自身修复心灵创伤的高效工具。
家长 应当在孩子受挫时,给予其精神上的寄托和鼓励, 避免雪上加霜的批判与指责,帮助其降低思维和 行动上的兴奋程度,让他们有机会“静养”身心, 重整旗鼓。
当孩子体会到丧失感时,就容易产生 悲伤情绪。悲伤是大脑在提醒人们“失 去了珍贵的事物”。当孩子感到悲伤时, 家长应该陪伴在孩子身边,引导其直 面悲伤所造成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 让孩子能够从失去中获取力量与经验, 学会珍惜当下依然拥有的事物。
当孩子对某人或某事感到惭愧而不安时,就容易产 生内疚情绪。比如,和最要好的朋友吵架,对大人 撒谎等。家长应该利用孩子的内疚情绪,采用疏导、理解而不是 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认真的思考、反思自身的问题,并且领悟“接受 自己的错误,解决问题,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
当孩子感到威胁或不安时,就容易产生恐惧情绪。比如,在学校中受到霸凌、恐吓等。 感到恐惧虽然经常被视为一种懦弱的表现,但也是大脑对于即将要面对危险的红色预 警。家长应当教导孩子,感到恐惧并非是羞愧之事,恐惧让人拥有了喘息的机会和理 性思考,策划下一步行动的能力,从而帮助孩子正视恐惧带来的自卑感,建立自信心。